红色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探源⑦ | 焦裕禄精神

时间:2024-08-01 09:51

地点:山东·德州市


精神起源:

  1962年冬天,焦裕禄同志来到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肆虐的兰考担任县委书记,带领全县人民奋力改变兰考贫困面貌。1964年5月14日,因肝病不治不幸逝世,年仅42岁。焦裕禄同志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心里装着群众,唯独没有自己;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他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为人民利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24-08-01 09-37-17屏幕截图.png

精神内涵:

  焦裕禄精神集中体现在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等五个方面。其中,亲民爱民是本质,艰苦奋斗是精髓,科学求实是灵魂,迎难而上是重要内容,无私奉献是鲜明特点。可以说,焦裕禄精神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公仆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是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是不怕困难、不惧风险的大无畏精神,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奉献精神,生动诠释了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对每个党员干部的具体要求。


精神意义:

  焦裕禄精神启示我们要牢记宗旨、心系群众,无论职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做一个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党员干部;焦裕禄精神启示我们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之成为凝聚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无价之宝;焦裕禄精神启示我们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焦裕禄精神启示我们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形象。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淄博市北崮山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在那个动荡年月,焦裕禄童年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由于生活所迫,焦裕禄年仅13岁,就辍学回家了。为了生计,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年幼的他不得不四处打工。据书书中记载,焦裕禄曾做过包身工、渔夫和纤夫、车夫、矿工等繁重的体力工作。少年时期的颠沛流离,以及多次流落异乡的经历,让他深深体味了旧社会生活的艰辛,但同时却也磨练了他的意志,激发了他的勇气,锻造了他的性格。

焦裕禄青年时期所经受的磨难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日伪统治时期,焦裕禄家中原本就十分困难的生活,变得愈加窘迫。他的父亲焦方田走投无路,被逼上吊自杀;他的哥哥离家逃荒,杳无音讯;而焦裕禄则被日寇抓去做苦工。1943年,焦裕禄不甘忍受日寇的残害,九死一生,终于虎口脱险,回到家中。然而,这并没有使他过上安稳的生活,由于生计所迫,他又不得不带着全家人流落异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回到家乡后,生活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他先是成为了民兵骨干,接着又加入了共产党,1947年,由于解放军战略部署的需要,焦裕禄随军南下,加入了淮海大队,支持新解放区。到达豫皖苏边区时,他所在的淮海大队被留在了那里,并在那里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剿匪反霸工作。在那里,焦裕禄充分地发挥了他的胆量勇气和聪明才智。尤其是他智擒顽匪黄老三的故事,几十年来仍被人们津津乐道。在此期间,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赞扬。

194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6月到洛阳矿山机器制造厂参加工业建设,曾任车间主任、科长。1962年6月任尉氏县委书记处书记。同年12月,组织安排焦裕禄到兰考县工作,先后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

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的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建设祖国,他先是被调到洛阳矿山机器厂,成为了一名工业新兵,接着又去东北求学,学成归来后,他将自己学到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焦裕禄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勤奋爱民,很快他就成为了厂里的模范主任。由于焦裕禄管理有方,1962年被调任尉氏县委副书记,到任后,他走访民众,了解情况,很快便展开了富民工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焦裕禄患有慢性肝病,但他到兰考的第二天,就拖着患病的身体,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跑遍了全县140多个大队中的120多个。

焦裕禄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的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他经常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岁。他临终前对组织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2024-08-01 09-39-52屏幕截图.png

“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写出了焦裕禄同志的为民情怀与英雄本色,也道出了无数人心中优秀中国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与精神风貌。

焦裕禄虽然离开了人们,然而他的精神却从未离去。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公正廉洁、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