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
时间:2024-07-31 09:42
地点:山东·德州市
禹城大战遗址,现位于禹城火车站西3公里处,现存遗址主要有火车站老票房子、水塔。
★禹城火车站老票房
★禹城火车站水塔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在投降书上正式签字。至此,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但这时的国民党反动派,一方面抢占胜利果实,一方面乘机扩大地盘,少数未被消灭的日寇仍在负隅抵抗。国民党将杨毓珣的3个师调到禹城,向已解放的平原县城进攻,使平原重陷敌手。我军第二次解放平原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把日军渡边师团131联队8个中队千余人调来禹城、晏城车站,企图再次向我解放区进攻。原来盘踞在禹晏一带的土匪杂团20余股1万余人,也被国民党反动派改编为保安师。在这种形势下,我渤海军区特一团、特二团,渤海军区警备六旅十一团、十二团,在冀鲁豫部队、平禹县大队、齐禹县大队及广大民兵的配合下,在济南到禹城的津浦铁路沿线,向敌伪发起了战役攻势。
★禹城大战战斗英雄
禹城战役分两个阶段进行。
战役的第一阶段,从10月中旬开始,向铁路沿线的国民党伪军发起强大攻势,集中力量消灭禹城、晏城的外围之敌。10月15日,平禹县大队配合渤海军区警备六旅十二团,围困并攻克辛店和李伯辛据点,消灭褚连三部和谢树祥部300多人;10月中旬,在拉网战中,歼灭齐禹交界二郎庙、大刘一带伪军2000余人;同时,攻克来风、孙庄据点,消灭孙良臣部300多人;11月中旬,渤海军区警备六旅配合冀鲁豫部队,向津浦铁路平禹段敌伪展开强大攻势,激战3昼夜,消灭4000多人;11月26日,肖锋旅长派一个营与禹城武工队配合,攻打柴庄、陈铁匠庄据点,俘虏伪军150多人,缴获150支枪,李长庆率残部逃亡城内。
★我军战士给日本俘虏讲述政策
12月初,渤海军区警备六旅歼灭大程程荆璞团,毙俘千余人。12月11日,警备六旅十一团攻克贾庄、油张院和孟庄据点,全歼周济三部。这样,经过2个多月的战斗,禹城、晏城外围之伪军基本被消灭,只剩下1000多日军龟缩在禹城、晏城车站和禹城县城(有200多日军),另有伪军李长庆的200多人与日军在一起。
★被俘虏的日本士兵
战役第二阶段于12月27日开始。渤海军区主力部队与平禹县大队和齐禹县大队,在袁也烈代司令员的指挥下,围困并攻击禹城和晏城车站等日伪据点。禹城县城当日攻克,俘虏日军大尉济滕以下235人,伤敌17人,击毙伪军15人,俘虏伪军22人。日军约一个中队逃往禹城火车站。我军经3昼夜激战,攻克晏城车站,歼灭日军300多人。到12月30日,只剩下798名拒降日军死守禹城火车站。
日军渡边师团131联队山谷大队号称日军精锐,仰仗它们曾在武汉、长沙、衡阳等战役中打败过国民党军队,傲气十足,拒不投降。
12月30日下午,我军向拒降日军发起攻击。敌人使用迫击炮和掷弹筒,向我军阵地发起密集的炮火。我军也以炮火回击敌人。激战一夜,毙敌50多人,鬼子被压缩于孤立营房。
★《渤海日报》登载的禹城大战新闻
12月31日上午,国民党飞机3架由济南飞往禹城,企图为日军解围。驻济南112师霍守义部,在飞机配合下北渡黄河增援日军,被我军击溃于晏城北部。
12月31日黄昏,渤海军区特一团、特二团,警备六旅十一团、十二团,向拒降日军发起第二次攻击。在我军强大炮火轰击下,敌待援不至,遂放弃火车站向济南方向逃窜,结果钻入铁路两侧我军早已布下的伏击圈。我军将敌切成几段,使敌首尾不能相顾。我军奋勇杀敌,于野战中将日军全部歼灭。
日军部队渡边师团、重光联队、山谷大队共1300多人全部被我军歼灭。击毙大尉六保、江田等以下官兵145人,伤敌215人,俘敌大尉山谷、关根、田中等以下官兵957人。缴获钢炮2门,大小迫击炮50门,掷弹筒18个,重机枪8挺,轻机枪69挺,长短枪2132支,各种炮弹269发,掷筒弹132发,枪弹46735发,汽车25辆,兵工厂1座,战马66匹,电话22部,电台8部,粮食衣被及军用物资大宗。收复禹城县城,禹城、晏城火车站等敌伪据点20多个。此战役是抗战以来渤海部队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也是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最后一战,受到了山东省军区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