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
时间:2024-07-31 16:27
地点:山东·德州市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革命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全党要从革命精神中汲取永远奋斗的力量,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革命工作进行到底。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2016年2月,习近平在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时的讲话
精神起源: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在这里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和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是值得全国人民珍视的精神瑰宝,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精神内涵: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斗争靠什么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斗争始于革命低潮时期。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创造性地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克服种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我们党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
精神意义:
弘扬井冈山精神,有利于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井冈山精神一直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英勇拼搏、奋发进取,成为亿万中国人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新征程,要把井冈山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动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