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主题月系列活动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探源② | 苏区精神

时间:2024-07-26 15:53

地点:山东·德州市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革命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全党要从革命精神中汲取永远奋斗的力量,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革命工作进行到底。

精神起源:

  大革命失败后,进入民主革命阶段最长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如火如荼,遍及全国12个省、约150个县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一个又一个革命根据地,即苏区。至20世纪30年代前期,影响甚大的苏区达13个,其鼎盛时期的面积共4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3000万,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苏区精神,就是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


图片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内务人民委员部历史陈列馆


精神内涵:

  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一心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品格;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争创一流是苏区精神的特质;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内核。


精神意义: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冈山精神的发展和深化,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支柱和源头。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苏区精神“既蕴涵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也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今天,我们要坚持继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弘扬苏区精神:

苏区时期,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链条中的重要一环,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显示了苏区时期的特色和个性,在党的精神宝库中占据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苏区精神,强调苏区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永远铭记、世代传承。

1931年11月,谢家祠堂被布置成庄严的会堂,劳苦大众和红军代表步入其中,参加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2024-07-25 09-28-47屏幕截图.png

★江西瑞金叶坪谢家祠堂(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弘扬苏区精神,要坚定信念,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苏区时期,面对艰难的革命环境、险恶的斗争形势,苏区军民怀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毫不畏惧退缩,不怕流血牺牲,真正做到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红军长征后,陈毅带领战士开展游击战争,风餐露宿,昼伏夜行,过着野人般的生活,在绝境中仍然坚信“留下一点星火,定能燃遍万里江山”。新征程上,像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但我们仍然会面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仍然要靠坚定的理想信念保持定力、顶住压力、增强动力。我们应从苏区历史、苏区精神中汲取强大信仰力量,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024-07-25 09-31-05屏幕截图.png

★江西瑞金华屋村内的红军烈士纪念亭(新华社记者 胡晨欢 摄


弘扬苏区精神,要求真务实、一心为民,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求真务实是苏区精神的精髓,一心为民是苏区精神的本质。苏区时期,我们党在瑞金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开启了治国理政的伟大预演,生动具体地践行了党的初心使命。当年,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带头开展了寻乌调查、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为党和苏维埃政府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广大苏区干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都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苏区群众发自内心地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求真务实,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保证;反复强调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新征程上,我们应发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坚持人民至上、一心为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07-25 09-33-23屏幕截图.png

江西省瑞金市叶坪革命旧址群红军烈士纪念塔(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弘扬苏区精神,要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清正廉洁是苏区精神的品格,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内核。苏区时期,党和苏维埃政府十分注重干部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制定了十分严格的法纪,建立了非常有效的监督机制,建设了“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成为我们党历史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最好的时期之一。当年,苏区干部不要公家发伙食费、自带干粮去办公,涌现了“腰缠万贯的讨米人”刘启耀、“以身作则的好干部”何叔衡等一批廉洁奉公典范。苏区群众切实感受到,苏区干部除了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从而倾其所有支援红军,筑起了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历史启示我们,党和政府清正廉洁,干部群众无私奉献,是推动事业无往不胜的重要保证。新征程上,我们应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清正廉洁、作风优良,以实际行动引领带动群众、赢得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