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铭记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抗战精神,弘扬爱国情怀,宁津县柴胡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德州市融媒体中心于7月3日开展了“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来自德州市的300余名师生,一同踏上宁津县柴胡店镇崔杨村的土地。师生们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走进红色记忆馆,聆听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游览鸣虫馆,领略了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参观美术馆和村居馆,感受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此次参观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晨光熹微,师生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旅程,沿途风光绮丽,但大家的思绪早已飘向那硝烟弥漫的岁月。抵达宁津县柴胡店镇崔杨村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的抗日战争纪念馆。在纪念馆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表达对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们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不屈不挠的抗战历程。学生们驻足观看,聚精会神地聆听讲解员的生动讲述,仿佛穿越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着革命先烈们为保家卫国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随后,师生们来到红色记忆馆。这里不仅展示了德州地区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还通过丰富的实物和场景再现,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鸣虫馆内,师生们则体验到了独特的鸣虫文化。宁津县作为“中国蟋蟀之乡”,其鸣虫文化源远流长。馆内陈列着各式各样的蟋蟀标本和斗蟋器具,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蟋蟀的品种、习性以及斗蟋蟀的传统技艺;馆内还收藏了众多珍稀鸣虫品种,通过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了鸣虫的生活习性和美妙声音。师生们亲身参与现场斗蟋蟀的活动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蟋蟀文化的魅力;学生们则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这些小巧玲珑的昆虫,沉浸在自然的神秘与美妙之中。

在这次行程中,师生们还深入探索了国内首屈一指的村级美术馆——崔杨村美术馆,这里汇聚了众多杰出艺术家的杰作,宛如一座璀璨的文化灯塔,不仅彰显了宁津县丰富的历史积淀和艺术气息,更传递出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无限活力。最后,他们走进村居馆,这里通过精心复原的农村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宁津县柴胡店镇崔杨村在乡村建设上的创新之举和独特魅力,使师生们深刻感受到当地村民的日常生活、独特习俗以及乡村变革的崭新面貌。

整个活动过程中,师生们积极参与、认真体验,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爱国主义的种子。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红色教育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让师生们在缅怀历史的同时,更加珍惜当下、展望未来,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了一份力量。